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經濟一週〕存貨盤點定實際數量

存貨盤點定實際數量



本文刊於1629期經濟一週
因排位問題,內容與刊出之文章或會有所出入。
文中所引述的上市公司只用作對會計制度或準則的詮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仕推介股份的意圖。


審計報告之中,最常見到的保留意見,是因某些核數程序,未能按照會計師公會的核數準則要求進行,我們統稱為受限制的保留意見。而當中,又以存貨的保留意見最常見到。

一般而言,每間企業於年結時都會進行盤點。做法通常是公司的存貨部門,於年結前先行全面盤點一次,並將每項貨品的數量都記入存貨總表內,再由貨存總管簽字確認。

然後,公司便會相約獨立的會計師行,於年結日(或年結日前後數天,視乎雙方安排而定)再抽樣檢查。

或許有讀者會問:存貨的進出記錄不是每次都記入賬目之中的嗎?為何還要進行盤點?當然,存貨的記錄是企業的會計賬目之一,但由於賬目所顯示的存貨,或會跟現實出現差別,故此便需要進行盤點,以確定資料準確無誤。

存貨數目或與賬目不符


常見的存貨不符點包括:存貨被取走或偷走、貨物破壞或變壞(如食物),另外,有些如衫褲或鞋襪等的貨品,就算沒有破壞或失竊,亦可能因潮流的原因而需要撇賬。

我們今次以永保林業控股有限公司(00723)的2012年3月31日止年度賬目為例。從公司的綜合全面收益表所見,該年度的收入只有1.15億港幣,但銷售成本卻有1.18億,而年度虧損更高達23.27億!單看收入及銷售成本的數字,便予人做蝕本生意的印象了:即每買1.18元的貨物,卻只能賣到1.15元!

再詳細了解,我們可以發覺,永保林業的核數師對公司存貨,作出了範疇限制性的保留意見。首先,永保林業的主要存貨包括原木木材及鋸材,而這些存貨中,有部份是位於巴西的亞克裏州。基於亞克裏州的極端氣候影響之下,核數師無法親自觀察點算相當於約143萬的存貨,即如上文中所提及無法確定存貨的資料與實際無誤。

期後存貨銷售無法確認


另外,永保林業的存貨中,有約295萬並非存放於公司的貨倉或指定的範圍,而是由第三方代為寄存。由於核數師多不能直接到其寄存的地點進行盤點,故慣常做法會由會計師行,發出信函予托管方作確認。但永保林業的個案中,核數師卻未能向委託人直接取得確認。

而按照會計的準則,存貨會按成本值與可變現淨值,兩者中的較低者列賬。舉例如公司以10元的成本購入貨物,並以12元賣出,利潤便為2元。但若發覺因某因素而令未賣出的貨物低於買入價(如跌至7元),則需要先行將貨品的價值下調,並將3元的存貨撇減。

核數師一定會於審核時,查考貨品是否於年結之後售出,而售出的貨價減去相關的銷售成本後(即可變現淨值),是否低於買入價。如出現此情況,便需要於年度之內先行為存貨撇賬,以便將成本值下調至可變現淨值。

在永保林業的情況而言,6,563萬的存貨當中,有近2,999萬存貨並未發現於年結後售出,而且亦無有關存貨可變現淨值的可靠資料。故此,核數師對有關的存貨賬面值,是否公平地列賬及存有任何重大錯誤陳述存疑。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經濟一週〕公允值影響紙上盈虧

公允值影響紙上盈虧



本文刊於1628期經濟一週
因排位問題,內容與刊出之文章或會有所出入。
文中所引述的上市公司只用作對會計制度或準則的詮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仕推介股份的意圖。


上市公司報表中,大眾往往留意是盈是虧。不過,有些會計項目很容易左右讀者,以令致忽略了更重要的問題。故此,了解有關數據的出處,更能掌握問題所在。



參考聯太工業有限公司(00176)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的財務報表,其綜合收益表中顯示,公司的總收益為14.68億,毛利約三成即4.37億,而年度的溢利則有6,057萬,約4.12%。

惟我們可以發覺,聯太工業除了有「綜合收益表」外,還有一份「綜合全面收益表」緊隨其後。

綜合全面收益表內,顯示的數據始於公司的年度溢利,即6,057萬,再扣除了其他全面收益的總虧損,合共9,278萬,結果全面收益總額變成3,221萬的虧損。

那末公司究竟是盈利還是虧損?

盈虧之謎


聯太工業的財務報表,乃採用了Two Statement Approach的表達方式,筆者姑且釋作「二段式列示」。公司的一般財政狀況,其實已於綜合收益表內反映,然而,因為有部份會計項目,本身需要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而將其公允值反映於賬目內,故有關的調整便跌入綜合收益表內。

由於有關的公允值或會大幅上落,故為免令報表的閱讀人仕,誤會公司的業績時好時壞,準則便要求,將幾類型因公允值調整的項目,開列於年度溢利之後。

此舉的好處,第一是令人較容易比較公司兩年的主要財務表現,第二是有關的調整可以更令人專注公司某部份的問題。

譬如以聯太工業的綜合全面收益表為例,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所謂」的收益或虧損,可以歸納為:

(1) 換算海外業務時產生的匯兌差額,賬面收益約有985萬;
(2) 於權益內確認出的現金流量對沖,約虧損84萬;
(3) 於收益表再利用的約136萬現金流對沖;
(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估而導致的11萬虧絀;
(5) 從收益表再利用的承擔,所進行清盤某附屬公司已實現的60萬匯兌差額。

不過,最大的數字是已扣除稅項後,確認界定退休福利計劃的精算虧損,約為9,972萬。

分段列示顯問題


由此可見,上述包括因按公允值而調整的退休福利計劃所出現的「所謂」精算虧損,直接將年度溢利由盈變虧。但大家可要留意,有關的影響並非實際支出,而且相關的估算所涉獵的變數極多。就以其退休福利的承擔為例,聯太工業的負債水平便由2011年的13.22億,大幅飊升至2012年的24.52億,升幅超過八成半有多!

為何退休福利的承擔升幅如此驚人?簡單地說,有關的退休福利計劃所作出精算估值,乃由精算師作出評估。供款計劃或者會於將來時期作出修正及修訂,當中視乎計劃的投資、負債精算釐定值、計劃營辦僱主的財務實力,以及現金流量的有利和不利波動因素而定。

再者,若干參數亦會加入於估算退休福利承擔中,包括:可作退休金供款之薪金之長期增長率、實物利益之增長率、折算率、通脹假設及預期回報等。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以公允值的角度而言,公司的長遠承擔變重了。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經濟一週〕公允價值需定期檢討

公允價值需定期檢討




本文刊於1627期經濟一週
因排位問題,內容與刊出之文章或會有所出入。
文中所引述的上市公司只用作對會計制度或準則的詮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仕推介股份的意圖。


上期介紹過部份上市公司的核數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核意見。今次談談另一種附帶保留意見的核數師報告:「審核範圍限制的保留意見」。


顧名思義,核數報告若以「審核範圍限制的保留意見」作結,即表示在核數的過程當中,就一項或多於一項的財務資料或數據,核數師無法按照既定的審計準則進行,又或於進行時審核時,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或干擾。


就以於創業板上市的中國3D數碼娛樂有限公司(08078)〔前稱「龍彩娛樂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其核數報告就曾於2010、2011及2012年度,就同一項財務數據,發出了「審核範圍限制的保留意見」。

投資卻未能估其價值


3D數碼本身主要的業務,是為藝人提供管理服務,和影片及電視節目的製作與經銷;另外公司亦有參與放貸、證劵及債劵投資,以及物業投資等業務。

那為何核數師會就同一項財務資料連續發出了幾年的保留意見呢?事緣3D數碼於2010年度內,曾認購1,000萬股Dragonlott Holdings Limited(「DHL」)的新股份,代價為5,000萬港元。有關的認購乃由現金約3,584萬元及3D數碼自身所發行承兌的約1,416萬元票據所組成。於認購交易完成之後,3D數碼便持有DHL約14.81%的股本權益。

而DHL的主要業務,乃是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事提供有關體育彩票的一般行政及諮詢服務。

就會計的準則而言,3D數碼需將投資於DHL內的14.81%股本權益,列為可供出售投資。而其價值在當並無活躍市場的市價報價下,會先在初步確認後,再於每個財務報告期完結日時,按成本值減去任何已識別的減值虧損計算,有關的減值虧損亦需於期內的損益賬內確認。

就3D數碼的投資,初步確認的公允價值為現金3,584萬港元,再加上承兌票據的公允值。由於3D數碼發行的承兌票據,其本金的1,416萬,將自2010年1月18日起的五年內償還,故此按實際利率5.5%計算,估計出未來的現金流量現值約為1,083萬,亦即合共4,667萬。

需否減值撥備成疑問


不過,由於3D數碼於每次報告期時,都無法獲得DHL管理層提供有關DHL的財務或其他相關資料,以令核數師作出判斷於3D數碼本身的賬目中,是否需要為投資於DHL的股本權益作出減值撥備,亦無法作出有效而可信賴的分析。故此其賬面值的4,667萬是否反映有關的價值便成了疑問。

由2012及2011年的綜合財務狀況表內可見,4,667萬的可供出售投資分別佔去3D數碼資產淨值的24.89%及37.90%,而2010年更是負債淨值的17.85倍!可見有關數字對公司賬目有重大的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以核數師的角度,DHL的可供出售投資是否真實和公允地反映於賬目內,便成為是否並無重大錯誤陳述的關鍵。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經濟一週〕保留意見核數報告需留意

保留意見核數報告需留意



本文刊於1626期經濟一週
因排位問題,內容與刊出之文章或會有所出入。
文中所引述的上市公司只用作對會計制度或準則的詮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仕推介股份的意圖。



筆者曾經介紹過,核數報告的意見中,除卻「無保留意見」是表示賬目乃真實和公允地反映公司的實際情況外,其他有保留意見的均代表公司的賬目中,有一個或多個地方是需要閱讀報表的人仕特別注意。


或許有讀者會問,作為上市公司,涉及的金額往往以億元計,而且又有很多如公司法及上市條例等規範,應該不會出現有保留意見的核數報告吧?

然而,事實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在上市公司之中,附帶「保留意見」及/或「說明段落」的核數師報告,按聯交所(00388)的資料顯示,由2007年6月25日起計,已經出現了515次。

翻查較近期的一間公司恒芯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8046)為例,恒芯中國的2011/2012年年報中,的確出現了兩項保留意見的事項,以致最終於核數報告內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核意見。

上市公司亦有保留意見


首先,恒芯中國的應收賬款於2012年6月30日為止,共有4.47億港元。當中,核數師表示有兩名債務人的欠款已逾期多時,合共的款額達1.78億港元。雖然其中的7,364萬已於報表日期前清償,但核數師卻無法取得足夠的適當審核證據,以確定餘下的約1.05億元應收賬是否可以全數收回;再者,若然有關的賬款預期不大可能收回(或全數收回)的話,作為核數師便需要釐定有關的款項是否需要減值,以便於賬目中盡快反映令報表讀者能得悉。

其實,雖然讀者不是核數師,無法親自查考有關的文件,但如細看公司的財務報表,卻可以發現,以應收賬的賬齡分析,可見到超過180日或以上的應收賬有2.4億(已扣除呆賬撥備),佔去總應收賬4.47億的近54%!由於可以看到,雖然恒芯中國一般的放款信貸期為30日至180日,但有關的長期應收賬是否能悉數收回,確實成疑。

另外,恒芯中國於年結時約有3.75億港元的「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有關的款項包括了向兩名供應商墊款合共1.28億元,以及一名債務人的其他應收款項約2,835萬元。

款項能否收回成關鍵


作為核數師,於處理墊款給供應商的貨款時,雖然恒芯中國的管理層表示有關貨品已經可以交付,而目前正等待客戶的指示,但核數師卻未能取得足夠的審核證據作支持;另外有關的債務人亦未作出清償款項的行動,以致令核數師難以評估,當中的未清償款項,是否可以全數收回,或有需要釐定是否需要作出減值。

故此,經過評估後,核數師認為上述兩項數據令恒芯中國的綜合財務狀況表、其業績及現金流量造成重大及相應的影響,以至最後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核數報告。

或曰無法表示意見的核數報告對賬目有何影響?大家可參考有關的報告字眼:「基於以上無法表示意見之基準各段所述事項事關重大,本核數師未能取得足夠之適當審核證據為審核意見提供基準。因此,本核數師對綜合財務報表無法表示意見。本核數師認為,綜合財務報表於其他方面均已按照香港公司條例之披露規定妥善編製。」

亦即是說,核數師於審核財務報表後,卻無法就公司的財政狀況表示意見。讀者對其如何解讀,便需要自行決定了!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信報文章〕會計界醫療事故

會計界醫療事故



〔本文刊於2013年1月11日信報「年青有計」〕




醫學美容集團的醫療事故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事件初起時,引起了傳媒及大眾的高度關注,原因是當中有人因而死亡。警方介入調查,局長亦要求政府成立包括美容業界代表的委員會,加強規管有關的活動。

在這些的醫療事故當中,美容集團與負責治療的醫生,究竟誰應該負上責任,目前仍是未知之數。有說是以營商賺錢為主的美容集團,聘請了經驗不足的醫生處理所致;有說是美容集團對消費者隱瞞療程的風險,強調療程只屬美容保健行為,是刻意誤導消費者。

投訴與刑罰不成比例


然而,不論是那種情況,美容集團雖然聘用醫生負責手術、療程等程序,但是否提供有關儀器的專業培訓,醫生的專業經驗是否足夠處理,以至當出現醫療失誤時的善後工作,都是重要的課題。當然,若任何人仕為了利潤而妄顧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實在有違道德。

同樣的情況亦出現於會計界。會計或秘書公司以集團形式,招攬新晉的執業會計師簽發審計報告予自己的客戶,已經是行內公開的秘密。「掛羊頭、賣狗肉」的冒牌會計集團充斥市場,質素良莠不齊,往往損失的都是作為消費者的客戶。會計集團通常以極低的價錢爭取客戶群,而當完成「工序」後,便將最終的風險轉嫁至新晉的執業會計師,簽下報告。

其實,《專業會計師條例》亦訂明,如非在香港會計師公會登記的執業會計師,或會計師事務所,若在香港提供核數服務,便屬於違反該條例第42條,可遭刑事檢控。不過,就過去的數據而言,筆者印象中刑事檢控似乎從未出現過。

翻查會計師公會的記錄,2005至2011年合共有90宗的投訴,但2012年5月卻只有7宗個案,而且最後入罪的,多僅被罰款數千元。筆者不諱言,有關的投訴及刑罰,未及實在情況的萬一!若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上網輸入「會計公司」或「核數服務」等相類似的字眼,再看看前五頁的搜尋結果,有多少間會計集團(並非會計師事務所),便知筆者所言非虛。

出現此情況,乃因會計師公會對於其會員刊登廣告及宣傳有一定限制,然而會計集團卻不受監管,肆意在報紙刊登廣告,並於網站和宣傳刊物,標明可以「提供」核數服務,結果是公會變成應管的管不了、不需多管的卻管多了。

早年,筆者見到一個真實的個案:一位客戶將去年度的審計報告交予筆者報價,一看之下,奇怪地發覺數十億港元生意額的公司,核數費用一項只顯示3,000元!再了解後發現,原來客戶前後繳付了五萬多元的「會計及秘書費用」。


核數水平無法保證


由此可見,會計集團的盈利不少!但當中的所謂核數程序,卻是由會計集團的員工一手包辦。客戶由始至終都不知審計報告由那位會計師簽發,只知道報告是由「富有專業核數經驗」的會計集團交到客戶手上。

新晉會計師以數千元的代價,簽下需付上法律責任的審計報告,當中審核時有否按照會計師公會所要求的指引,筆者不得而知。但將心比己,將貨就價乃不二之選,質素自然每況愈下。難怪會計師公會對執業會員的要求大幅提高,將門檻升至中小型行難以維生的地步。

當然,就算客戶真的因為「富有專業核數經驗」的會計集團而導致損失,最多只是金錢而已。輕則或會被稅局警告罸款,嚴重點可能因賬目含糊不清,令到公司不能向財務機構融資而倒閉吧了,大不了再開一間新的公司便成。反正就不會像美容界的醫療事故般會有人死亡,那想當然政府的司長局長,斷不會大鑼大鼓去處理,而業界代表亦樂得以「自由市場自行調節」去解決。

說業界代表不處理或許有點不公,至少筆者見到前立法會議員,就曾提出過修改《專業會計師條例》的動議,以杜絕冒牌「會計公司」,只是因為拉布關係才未能竟功;而會計師公會內亦有理事及工作組,處理有關Bogus CPA的問題。只是筆者覺得,力度及成效均不彰。

最後補充一句,新一届的會計師公會理事已完成換届,筆者真希望新選出及現有的理事們,能就如上的議題認真處理,為中小型會計師行出一把力。畢竟,中小企業於香港佔有絕大多數,而且賬目的認受性,亦或多或少會影響香港作為金融市場的聲譽。如長此下去,別說提升年輕會計師的出路,就連會計師的專業,亦只會淪為市場上的商品交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