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經濟一週〕金融工具的三級制

金融工具的三級制

本文刊於1596期經濟一週
因排位問題,內容與刊出之文章或會有所出入。
文中所引述的上市公司只用作對會計制度或準則的詮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仕推介股份的意圖。



金融工具的入賬方式、計量方式、減值以致披露要求,於國際(包括香港)會計準則及國際(包括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中的篇幅是最多及最繁複的一環,而且相關的準則仍然不定期地變動及更新。


筆者曾經提過,就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資產及金融負債)的確認方式、分類方法、計量模式、減值處理及終止確認,準則都有詳細及複雜的解釋及相關的處理方法。而有關的內容及要求,一般都可於香港會計準則32號及39號尋找到。

簡單而言,金融資產(或負債)會按交易日的基準,及於當公司成為工具合約條文其中一方時便被確認,起初多會按公允價值列賬。當中,若金融資產(或負債)並非按公允價值列賬及在損益賬上處理的話,則需要加上其直接相關的交易費用列賬;倘若金融資產(或負債)乃按公允價值列賬及在損益賬上處理的話(即Financial Instrument measured at 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or Loss),則有關金融工具會按公允價值計量,而公允價值之變動將會入賬於損益表內。

金融工具分三級制


然而,讀者可能亦會留意到,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的「財務工具:披露」中有進一步的披露要求。其中,金融工具的釐定方式跟電影一樣分三級制,分別為第1級、第2級及第3級。筆者今次以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00322)2011年12月31日的年報為例作解釋。

從康師傅的年報中反映,公司於2011年的年結時,合共持有1.015億美元的金融資產。當中約有91.63%(約值9,307萬美元)的第1級金融資產,而第3級的金融資產則有8.36%,價值約850萬美元,餘下的0.01%為第2級。

由準則的定義中可見,第1等級的金融資產,於計算公允價值時,是利用於活躍市場(Active market)中相同金融工具而未經調整的報價計量,由於有充足的指標數據作依據,此等級通常被視為最高等級。

第三級資產未必有指引


第2等級的金融資產則泛指利用在活躍市場中類似金融工具的報價,或所有重要輸入均直接或間接基於可觀察市場數據的估值技術,而計算出其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較而言,第2級類別的金融資產由於未必有充足的指標數據,故只能以相類似的參考指標,再加上估值技術而釐定,公允價值或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動(視乎引入的變數多寡)。

至於第3級的金融資產,是指利用任何重要輸入並非基於可觀察市場數據的估值技術而計算的公允價值。可以預見的是,這類型的估值由於沒有(或很少量)市場數據,故準確性最低。

那為甚麼康師傅會持有第3級的金融資產呢?如果沒有市場數據作參考,那該資產的數據可信嗎?

其實,就康師傅的第3級的金融資產而言,基本上是屬於非上市的私募投資基金(Private Investment Funds)。而該公允價值乃根據私募基金所投資的公司中的公允價值,再利用市盈率模型(Price/Earnings multiple model)作評估,當中包括非可觀察市場價格或比率的假定等等。而該私募基金投資於非上市公司的年度平均增長率,則由9%至29%不等。至於數值的可信性,則需要視乎投資者對有關金融資產的參數接受程度而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